话题:宝妈公开课—产后修复系列(一)产后腰痛(骶髂关节半脱位)
浙江省中医院 针灸科 |
宝妈公开课——产后修复系列(一) 产后腰痛(骶髂关节半脱位)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陈姗 记得宝妈刚出月子那会儿,换块尿片的功夫就直不起腰了,身边的小姐妹也会抱怨腰痛,生个孩子整个人都不好了。宝妈自己是针灸科大夫,在门诊中也经常遇到生了娃之后因为腰痛半夜翻身都困难的妈妈。痛定思痛,于是宝妈发奋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案例,把“产后腰痛”的前世今生向大家道来。 “腰痛”在临床上其实只是一个症状,许多疾病都会出现腰痛,比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但宝妈在门诊发现很多妈妈说的腰痛其实部位偏下,确切地说是在腰骶部(见图)。这个地方我们医学上称为骶髂关节。很多妈妈这个部位会有局部压痛,同时还会伴有大腿及臀部的不适,典型的还会出现明显的长短腿,走路或站立时疼痛。这样的症状在临床上很容易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混淆,需要医生仔细查体和询问病史,否则容易误诊。因此,确切的说法是骶髂关节半脱位,或骶髂关节炎,亦称骶髂关节功能紊乱。 生孩子的过程挺遭罪的,没想到生好了还拉下个腰痛的“月子病”,这让很多妈妈倍感郁闷。要说十月怀胎,女性的身体为了适应胎儿以及为分娩做准备,体内的内分泌水平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增加了骨盆韧带的柔韧性,但是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某种体位或负荷等条件下超过韧带的承受能力,造成畸形不能恢复其原来的力学性能,就会造成关节不稳定,导致骶髂关节半脱位或关节错缝。这样的情况在产后腰骶痛中占50%左右。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点点小心酸?怎么办呢,“月子病”治不好可是要痛苦一辈子的。没事没事,见招出招,宝妈找到了“蜀山剑法”和大家共享。 预防: (1)产后注意适当休息,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搂抱孩子、弯腰做家务、避免提过重或举过高的物体以及过早跑步、走远路等; (2)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冷风吹袭; (3) 喂奶时注意采取正确姿势,不建议翘二郎腿; (4)产后不要过早穿高跟鞋,以穿布鞋为好,鞋底要柔软。 治疗:可以采用推拿、针灸、中药热敷等手段对此关节进行复位、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哈哈,这样妈妈们就不用担心拉下什么“月子病”了,其实“月子病”的说法并不合理,应该说妈妈们的身体发生了变化,需要适当的调理、修复和治疗,这可不是坐月子坐出来的! 希望此文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大家在这里跟帖讨论,发表自己的心得与感想。祝大家早日康复! |
|